close


幾年前聴我媽說 ,她在一小鎮上街上走著,竟迎面走來位高瘦金捲髮碧眼,手裡拿著長筒狀建築設計圖,看似三四十歲的年輕法國工程師(忘了是高鐵或什工程,那幾年以來有很多外籍工程師到台灣來工作,沒想到連這樣的小鎮也有"啊都仔")。問路後,便跟在我媽後頭開始緊追著,就這樣,跟著一 近四十多歲的媽去茶店吃茶(媽是很怕熱又愛享受美食的人,很愛上有冷氣餐廳,館子吃飯,但自從搬住在小鎮上,平常也只能上茶館吃茶配點心,或簡餐以解暑氣。)


當初,我媽也是好心,看到一位外地來的過客,又是個洋人,便好心地留了電話給他,怕他再找不到路,沒想到這位天才法國工程師,竟天天中午 call in 問候我媽:你好,你吃飯了嗎?......(哇!可不也入境隨俗,見人就問吃飯了嗎?)我媽不是習慣早起的人,可想而知 ,他老兄這連續數天的好意的問候 morning call,對她來說,無非是個打擾,剛開始也都敷衍了事,後來,大概是,他老兄不懂咱東方人的含蓄,婉轉回絕,我媽便不堪其擾的火怒回答:你神經病啊!天天打來問我吃飯了沒?這可把他狠狠地回絕啦。後來也就不再有他的morning call 啦。心想,大概是被媽嚇跑啦!哈!後來才知道,原來他是想請媽吃飯啦!老媽子不懂洋人的浪漫啦! 現在回想,那法國佬不會只會那兩句國語問候句吧?怪都怪媽不解鍾情啦。真是的。

當年還以為我媽在說笑,沒追問細節。
幾年後再問起,
我媽說啦, "金毛綠眼,甘啦妖魔鬼怪咧,看不慣啦"!
那也啊呢~ 可惜 !錯過便是無奈哩!



這幾年,網路媒介等快速發展,
所謂網路無國界嘛,大家也慢慢接觸各國不同的文化。
這回~
可怪啦,媽看到俺的金毛朋友,
她可開心地拿著相機要拍照哩,
但又不好意思的"做勢"要收回相機狀,
口中念著,啊 不好意思啦 ,某~賣啦!並隨口問,美國人喔?
我回答:不是啦,是歐洲的瑞典人。
媽又接著:喔,瑞典???反正都是外國人嘛,是...美國的瑞典美國人喔???
哇哩咧~我無言以對..
但,最後還是半推半就地開心照了合照哩!嘿嘿

反正在台灣,
老一輩的都只號稱"啊都仔""美國人"
不管那國來的都是美國人啦!哈哈哈 要陷害台灣人對美國人的印象多easy啊!

其老一輩的對於晚輩和外國人交往總是有負面的回應,
大概的檢討一下便可知其原由,
無非是由於文化背景,
生長環境與語言不同,
難免有所"無知"的隔閡。
對不知的一切,總不放心,
很多人在和外國朋友交往時,通常會有父母反對,
但其大多是針對他們的"不認識"而扺抗。
並非都是朝著對洋人之"不認同" 來定義的。

所以,很多對異國戀情的情侶,
最後,都能在藉由家人朋友們彼此多多互相了解,認識與認知下,
也多能得到認同並給予肯定。畢竟洋 人,外國人也是人啊。
即使是"在地的"人也都有各自有自己獨特的特性,
皆須要去相處溝通交流,才能相知相惜。

其我個人認為:很多時候,這世上真的只有男人和女人 之差別。
本以為 國內外,男女有差,但其"分別"不過是少部份的理念,
因其不同地文化教育,在不同情境環境下長大,總是觀念有差。
但以西方多較注重個人獨立自主,東方多較著大體,重固守成規,各有利弊囉!
只有自己能判別,無國際之分啦。
畢竟,即使同一家庭長大的小孩都不見得理念,觀念都相同哩。
尊重彼此的差異性,互取長短,所謂 "一樣米養百種人",
這世上雖什麼人都有,而男女之別是恆古不變的啦。
不就有那麼一本書嗎?"男女大不同"
這本像是manual樣的工具書,要我們學著去學習相互的差異性,
可見"男女之間的鴻溝"才是真正要去學習與互相體諒的。共勉之~

話又說回來,常常聽人問道:你常出國有沒有豔遇?
或者出國前總有朋友開玩答祝福著:要有豔遇喔?
不知道要如何去定議"豔遇"?
況且....
明明我是年年出國的人,怎都沒有豔遇?
偏偏老媽從沒出過國,卻在那無名小鄉鎮也能剎出個 "法國怪叔",
這就是所謂的"豔遇"吧?
那也啊呢~ 錯過便是無奈啦!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Frensnet 的頭像
    Frensnet

    Janet瑞典生活 "雜" 寫

    Frens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